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故事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 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热搜:禅宗文化  禅宗公案  禅宗祖庭  禅宗智慧

禅宗观修

当前位置 :首页 > 禅宗观修

禅宗戒律思想初探――以“无相戒法”和“百丈清规”为

发布时间:2018-03-01 16:52:08 新闻来源:当代佛教


【 文献号 】1-978
【原文出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原刊期号】200005
【原刊页号】100~108
【分 类 号】B9
【分 类 名】宗教
【复印期号】200101
【 标 题 】禅宗戒律思想初探――以“无相戒法”和“百丈清规”为中心
【 作 者 】王月清
【作者简介】王月清(1966-),男,江苏海安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邮编 210093)
【内容提要】慧能南宗禅倡导的“无相戒法”及南宗传人之一怀海创制的“百丈清规”代表了禅宗独特的戒律观。“无相戒法”是禅门独创的弘戒法门,但有其印度佛教思想之源。无相戒法的倡导,使得南宗禅在会昌法难及唐末五代离乱后开出抖落陈规、自由自在地寻求人生安立与解脱的新路。其后“百丈清规”的创立,表明禅门抖落陈规时,又重新收拾自家戒规的立意,体现了禅门戒律一破一立、破立一体的格局。无相戒法助成了中土佛教戒律“重戒于内心,不重律于外在”的自在解脱的思想特征,“百丈清规”昭示了禅门独特的僧团伦理内容及行菩萨戒法、不舍世间、信仰与生活融合的特色,标志着佛教戒律的中国化走向。
【关 键 词】佛教戒律中国化/无相戒法/百丈清规
【 正 文 】
在中土佛教史上,律宗戒律思想的传承与天台、华严、禅宗等佛教宗派对大乘菩萨戒法的弘通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两者的区别联系依“戒乘关系”来判断,即前者是以弘戒为主的思想体系,后者是以开法(智慧的开发、教理的研习)为主的思想体系。在处理戒乘关系上,有戒缓乘急、戒急乘缓、戒乘俱急、戒乘俱缓四种分别(此即戒乘四句。戒缓乘急,指不遵守戒律,却专致于智慧的开发,又称乘急戒缓;戒急乘缓,指热衷于守戒,而又不大致力于智力与智慧的开发;戒乘俱急,守戒与开法兼顾;戒乘俱缓,不守戒律,又不热衷于智慧的开发),总体而言,中土佛教在处理戒乘关系上主张戒乘俱急,即主张既严守戒法,又致力于开发智慧,在佛教伦理意义上,既注重止恶行善的规范的遵行,又注重“向善”的心智的培育、发明和悟解。但在具体分别时,天台、禅宗等宗派又有抑戒扬乘的思想,这完全出于他们注重开发大乘中观智慧的本旨。智者大师曾把戒分理事,以事戒名之为戒,理戒名之为乘,戒即有漏(有烦恼),乘是无漏(无烦恼),明显具有抑戒扬乘之意。他是这样说的:“事戒三品,名之为戒,戒即有漏,不动不出。理戒三品,名之为乘,乘是无漏,能动能出。”[1](P39)天台、禅门虽有抑戒扬乘的倾向,但不影响在戒律观上他们与律宗有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拟以慧能南宗“无相戒法”和“百丈清规”为中心,探讨禅宗有关戒律问题的独特思路,以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中土佛教戒律观的特色。

禅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的宗风而言,“无相戒法”应是禅门独创的弘戒法门,然而当探究“无相戒法”的内容和实质时,我们仍可以找到无相戒法的典据来源和思想根源:梵网菩萨戒本“佛性戒”思想和大乘中观的般若智慧。
无相戒,即无相心地。“心地”乃《梵网经》中之语,指戒以心为本,恰如世间之以大地为基,所以称戒为“心地”。[2](P997)《梵网经》为代表的大乘菩萨戒法的精神在于利他行,并且是约于“心”的。正如《梵网经》的姊妹篇《璎珞经》所说:“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声闻尽形,菩萨尽未来际。声闻局于身口,菩萨亘于三业。”[3](P1021)梵网戒法正是本着以心为本的原则,创立了十重禁戒:杀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chēn@①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这十重就是众生自性清净心的十种流露,因为它含摄了道俗众生最基本的净心向善的宗教道德规范。所以梵网戒法声称: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梵网经》中是这样说的:“尔时释迦牟尼佛……为是中一切大众略开心地法门……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吾今当为此大众重说十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2](P1003)
从上文中得知,梵网所开示的菩萨戒法(心地法门),是以“自性清净心”、“佛性”为戒体的“光明金刚宝戒”、“佛性戒”,这种“佛性戒”源于自性清净的佛性,也就是说自性清净心、佛性是梵网菩萨戒法的根据。中土禅宗的宗经宝典《坛经》中曾两次引述《梵网经》的观点,《菩萨戒经》云:戒本源自性清净。(注:杨曾文先生认为:戒本源自清净,于惠昕本作“我本元自清净”,铃木校敦煌本作“我本元自清净”,而依《梵网经》(《菩萨戒经》)原文和《坛经》中上下文意思及佛教义理,“我”应是“戒”的误写和误传。详见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版,页二十之校记之八。)《坛经》在引述“戒本源自性清净”后,紧接着就说:“善知识,总须自体,与授无相戒。”[3](P21)可见源于自性清净心的菩萨戒法(佛性戒)的本质是“无相”,这是“十重禁戒”的菩萨戒法与小乘声闻戒法的区别之所在。这一点在《梵网经》卷上有关菩萨行修持阶位的“无相心”和卷下要求菩萨戒弟子破除“系缚事”等主张中已有申说。[2](PP1000-1009)持大乘菩萨戒,要求持而不执、持而离相,破除小乘执缚戒相,这种思想源于破执扫相的中观智慧对戒法的贯通。
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空宗),本着中道实相说和有无双遣、不落两边的思维方法看待戒律时,注重的是基于空观的自律,基于从自心去除迷执、愚痴的“无相”、“不取于相”的自觉,所以视不取于相的戒法是最胜尸罗(最高戒法)。中观学派的思想宗经之一《摩诃般若经》说:“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佛法无相,……能具足无相尸罗波罗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染不著。”[4](P390)《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言:“若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行持戒求解脱时,无所解脱持戒可得,无能解脱持戒可得。何以故,谓色自性无所得故。……如是修者,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色法中修无相持戒。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4](P862)龙树的《大智度论》说:“不著不猗不破不缺,圣所赞爱,如是名为上清净持戒。若慈愍众生故,为度众生故,亦知戒实相故,心不猗著,如此持戒将来令人至佛道,如是名为得无上佛道戒”,[5](P153)又主张“于持戒布施,心不染著”。[5](P179)此类“不染不著”、“持无相戒”的持戒观亦见于《宝积经》等大乘经典中。《宝积经》中记述佛与大迦叶论“善持戒”时云:“复次,迦叶!善持戒者,无我无我所;无作无非作;无有所作亦无作者;无行无非行;无色无名;无相无非相;无灭无非灭;无取无舍;无可取无可弃;无众生无众生名;无心无心名;无世间无非世间;无依止无非依止;不以戒自高,不下他戒,亦不忆想分别此戒;是名诸圣所持戒行。无漏,不系,不受三界,远离一切诸依止法。”[6](P636)经中主张的无我无我所、不以戒自高、不轻慢他戒、不考虑分别戒法的行持方法,正是大乘戒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正是禅宗“无相戒”所要弘传的无上法门。
据《坛经》记载,慧能曾因闻诵《金刚经》而开悟。(注: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第5页、第12页、第29页。宗宝本《坛经・行由品》亦载:“时有一客买柴,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坛经・行由品》中又记载,弘忍为慧能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金刚经》是般若思想、中道智慧的精华,所以其中的“离相无往”的思想与无相戒法也不无联系。《金刚经》言:“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4](P250)慧能将“离相无住”的思想发展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顿教法门,[3](P16)创制了融“四弘誓愿”、“忏悔”、“三归依”为一体的无相戒法。

据《坛经》载,在授无相戒之始,慧能带领信徒们三唱:“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当身圆满报身佛。”[3](P21)慧能认为,人生本来具有的“自在法性”(自性、佛性)就是“清净法身”,因此佛的法身、报身、化身不在人之身外。依佛教伦理的眼光看,慧能旨在开导人们:人生本具先天的道德属性,这是人们道德觉悟的根据(法身),本着内在德性而起善恶动机的功能,即为化身,善恶的果报即为报身,而所谓归依自性三身佛,就是树立即心即佛的信念、唤起内在的道德自觉。接着,《坛经》又载:“今既自归依三身佛已,与善知识发四弘大愿。善知识一时逐慧能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3](P28)在这里,慧能把大乘菩萨行中“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自利利他的宏愿摄入无相戒法中,并要求人们以“自性自度”、“自悟佛道”的独特原则去行誓愿力,以宗教伦理的眼光看,便是要求人们靠自觉的道德意志去实现其自利利他的道德理想:“善知识,众生无边誓愿度,不是慧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各于自身自性自度。……烦恼无边誓愿断,自心除虚妄。法门无边誓愿学,学无上正法。无上佛道誓愿成,常下心行,恭敬一切,远离迷执,觉智生般若,除却迷妄,即自悟佛道成,行誓愿力。”[3](P24)“四弘誓愿”完毕后,慧能并与徒众行“无相忏悔”。慧能无相戒法中的无相忏悔,摒弃了佛门通行的普请礼赞十方诸名号、诵经咒、在佛像前“发露忏悔”或念忏悔文等外在形式,只是要求人们“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除却从前矫诳,杂心永断,名为自性忏”[3](P24)。
行完强调心性反思功夫的无相忏悔(自性忏)后,慧能便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这种三归依戒一改以往归依佛、法、僧三宝的说法,代之以自心归依觉、正、净,以自性(佛性)的信仰取代了外在的信仰。《坛经》中慧能是这样说的:“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离财离色,名两足尊(指佛,引者注)。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故,即无爱著,以无爱著,名离欲尊(指法)。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妄念虽在自性,自性不染著,名众中尊(指僧)。”[3](P25)慧能最后总结说:“自性不归,无所依处”,[3](P26)把“无相三归依戒”落实到自心自性上,这样,三归依戒便是真正意思上的佛性戒、持心戒。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无相戒是慧能禅宗对大乘菩萨戒法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从这一创造性的无相戒(佛性戒、持心戒)法中,我们可以透视出南宗顿教法门融摄般若空观和佛性妙有(般若真空与涅pán@②妙有)的整体理路,也可以体会到禅门独特的宗教道德理念。难怪宋代明教大师契嵩对无相戒这般推赞:“无相戒者,戒其必正觉也”、“生善灭恶,莫至乎无相戒”、“无相戒,戒之最也”。[7](P663)

  

上一条新闻:略谈佛教思想文化 下一条新闻:附佛外道之《卢胜彦的灵仙宗到真佛宗》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沪ICP备06053729号]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