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故事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 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热搜:禅宗文化  禅宗公案  禅宗祖庭  禅宗智慧

禅宗观修

当前位置 :首页 > 禅宗观修

禅的分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8-03-01 16:52:08 新闻来源:当代佛教


    佛教禅定是从古印度瑜伽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从古印度逐渐外传,北上西域三十六国、中国、日本等,南下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历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佛教徒的发展铺衍,禅定如佛教二样也呈现出多彩多姿的面貌,在不同的流派、不同的经论、不同的僧人那里,对禅定的发展分期和内容构成也就有了不同的说法,沉浸于其中,实难把握头绪。试举有代表性的五例说明:
            例一、古印度《楞伽经》分四种禅:
            (1)凡夫所行禅
            (2)观察义禅
            (3)攀缘真如禅
            (4)诸如来禅
            例二、中国天台宗两类分法:
            (1)三种止观
            ①圆顿止观   ⑨渐次止观   ②不定止观
            (2)四种三昧
            ①常行三昧   ②常坐三昧
            ②半行半坐三昧   ④非行非坐三昧
            例三、中国禅南宗荷泽系圭峰宗密立两类:
            (1)禅三宗
            ①息妄修心宗
            ②涡绝无寄宗
            ③直显心性宗
            (2)五味禅
            ①外道禅――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
            ②凡夫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
            ③小乘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
            ④大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
           
        ⑤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此禅原理和特点: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宗密:《禅源诸诠选集都序》卷一。)
            例四、近代太虚大师分两种禅:
            (1)依教修心禅
            ①安般禅   ②五门禅   ③念佛禅   ④实相禅
            (2)悟心成佛禅
            ①超佛祖师禅   ②越祖分灯禅   ③五灯分衍禅
            例五、藏传佛教密宗接见分禅:
            (1)几夫见――凡夫禅
            (2)外道见――外道禅
            (3)二乘见――二乘禅
            (4)实相见――实相禅
            (5)唯识见――大圆胜慧法禅
            (6)中观见――大威德法禅
            (7)俱生智见――大手印法禅
            (8)大圆满见――大圆满法禅
           
        以上分类,标准不一,或按历史顺序,或以禅法特点,或以禅修姿势,或从思想重心,即便同一人搞的分类法也有这些毛病。标准不一,自难评价,难明源流,莫测浅深。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法,方便现代人的习修,还有待教内外同道的努力。
           
        从中国后期禅宗的眼光看来,禅定在中国的实际情形可以概括为二种:如来禅和祖师禅。如来禅为佛祖释迦牟尼的说法,祖师禅则是禅宗西天28祖,也是东土第一祖的菩提达摩所传的禅法,如上述宗密所说的最上乘禅。以这种二分法又把中国禅道传播流传史划分为二期:以菩提达摩西来东土传播禅法为分水岭,之前为如来禅,之后为祖师禅。“作如此划分’,后期禅宗的禅师们是为了突出、张扬祖师禅,这牵涉到禅宗内部的分歧。此不详述。
           
        有现代学者参照佛教发展分期而把佛教禅功概括为三大流派:小乘佛教禅功、大乘佛教禅功、金刚乘佛教功法(陈兵,1986年)。这种划分历史脉络清晰,把禅定内容和表现形式与整个佛教受扣合起来,易于现代人接受和理解。但这种分法也有一个缺陷,即保持了佛教禅定的纯粹性,没有顾及到禅定传入中国受本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宋元以后,由于禅宗独盛,只重心悟不重功夫,衍至末流,逞机锋、耍嘴皮、拾牙慧风行,禅定遂不显。相反,禅定已汇入三教合流的时代风气中,尤其是道教气功(内丹)大量摄取禅定技术与理论解说,如司马承帧、张伯端等,儒家中也有“阳明禅”的出现,禅.定溶入武术致有少林武功传世,禅定又与医疗相连而有养生禅定术等等。到明清,佛教禅定流传情形犹如印度瑜伽一样,成为各类哲学体系和养生实践法门的流动财产。

  

上一条新闻:超越观念的修禅 下一条新闻:禅定意识和般若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沪ICP备06053729号]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