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故事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 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热搜:禅宗文化  禅宗公案  禅宗祖庭  禅宗智慧

禅宗观修

当前位置 :首页 > 禅宗观修

般若锋兮金刚焰之禅门不可欺 四 

发布时间:2018-03-01 16:52:08 新闻来源:当代佛教


“从本已来,不可言说,不可分别。一切言说,唯假非实,但随妄念,无所有故。言真
如者,此亦无相,但是一切言说中极,以言遣言。非其体性有少可遣,有少可立。

  (疏曰)此明心真如性,即是一切法真如性。言语道断,故不可言说;心行处灭,故不
可分别。且如世间诸物,尚且唤火不热,唤水不湿,故亦不可言说;念火不烧,念水不浸,
故亦不可分别。况复真如第一义谛,离过绝非,唯是自觉圣智之所冥证,如何而可言说及分
别耶?以一切言说,唯是假名,非有实义,但随妄念之所强立,毕竟无所有故。此中应有问
曰:既云不可言说,则真如二字,独非言耶?既云不可分别,则真如不生灭相,独非相耶?
故今释曰:言真如者,此亦无相,但是一切言说中极,以言遣言而已。如唯识论云:真如亦
是假施设名,遮拨为无,故说为有;遮执为有,故说为空。勿谓虚幻,故说为实;理非妄倒,
故名真如。不同余宗离色心等有实常法,名曰真如。(文)即是言说中极,以言遣言之旨
也……”(《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第八寂寞无言门者:谓从初得道,乃至涅,不说一句。般若云:‘我从成道以来,
不说一字,汝亦不闻。’涅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楞伽云:‘我某
夜成道,至某夜涅,于此二中间,我都无所说。缘自得本住,故我作是说,彼佛及与我,
悉无有差别。”(《贤首五教仪》)

  “天台四教皆有绝言,四教分之故不立顿。贤首意云:天台四教绝言,并令亡筌会旨。
今欲顿诠言绝之理,别为一类之机,不有此门,逗机不足。即顺禅宗者:达磨以心传心,正
是斯教。若不指一言以直说即心是佛,何由可传?故寄无言以言,直诠绝言之理,教亦明
矣。”(清凉国师《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8))

  ……

  宗门下扫荡文字戏论长驱直入第一义的精妙开示,更是不胜枚举:

  “世尊一日升座,大众集定。迦叶白椎曰:‘世尊说法竟。’世尊便下座。”(《五灯
会元》)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
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世尊
至多子塔前,命摩诃迦叶分座令坐,以僧伽梨围之。遂告曰:‘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汝,汝
当护持,传付将来。’世尊临入涅,文殊大士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
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吾曾转法轮耶?’”(《五灯会元》)

  “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达摩大师血脉论》)

  “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
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见性即是佛。
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名言犹不及,十二
部经凭何得及?”(同上)

  “若知诸法从心生,不应有执;执即不知。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千经万论
只是明心,言下契会,教将何用?至理绝言;教是语词,实不是道。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同上)

  “若见本性,不用读经念佛,广学多知无益,神识转昏。设教只为标心;若识心,何用
看教?……前佛后佛,只言见性。诸行无常,若不见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
十大弟子阿难多闻中得第一,於佛无识,只学多闻;二乘外道皆无识佛,识数修证,堕在因
果中。是众生业报,不免生死,远背佛意,即是谤佛众生,杀却无罪过。”(同上)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
呵责,数他珍宝有何益!”(《永嘉证道歌》)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德山禅师)

  “吾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也,此乃乘方便波罗蜜径直而度免无量之迂回焉!嗟乎!
经有曲指,曲指则渐修也;见性成佛者,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
此心即佛毕了无异,如此修证,是最上乘禅也。不立文字者,经云:‘不著文字不离文字非
无文字。’能如是修不见修相也。又达磨立法,要唯二种,谓理也、行也。然则直而不迂不
速而疾,云‘不立文字’,乃反权合道也。”(《宋高僧传?宋天台山德韶传》)

  “湛堂准和尚,初参真净,常炙灯帐中看读。真净呵曰:‘所谓学者,求治心也,学虽
多而心不治,纵学而奚益?而况百家异学,如山之高海之深,子若为尽之?今弃本逐末,如
贱使贵,恐妨道业,直须杜绝诸缘,当求妙悟,他日观之,如推门入臼,故不难矣。’湛堂
即时屏去所习,专注禅观。”(《禅林宝训》)

  “昔达观颖,初见石门聪和尚,室中驰骋口舌之辩。聪曰:‘子之所言,乃纸上语;若
其心之精微,则未睹其奥。当求妙悟,悟则超卓杰立,不乘言、不滞句,如师子王吼哮,百
兽震骇。回观文字之学,何啻以什较百、以千较万也!’”(同上)

  “佛眼曰:‘学者不可泥於文字语言。盖文字语言,依他作解,障自悟门,不能出言象
之表。’”(同上)

  “懒庵曰:涅经云:若人闻说大涅一句一字,不作字相,不作句相,不作闻相,不
作佛相,不作说相,如是义者,名无相相。达摩大师航海而来,不立文字者,盖明无相之旨,
非达摩自出新意,别立门户。’”(同上)

  “宗门之坏,讲宗者坏之也。或问:‘讲以明宗,曷言乎坏之也?’予曰:‘经、律、
论有义路,不讲则不明;宗门无义路,讲之则反晦;将使其参而自得耳!故曰:“任从沧海
变,终不为君通。”又曰:“我若与汝说破,汝向后骂我在。”今讲者翻成套子话矣。西来
意不明,正坐此耳!’”(《竹窗随笔》)

  尤为醒目提神的,是圆悟佛果禅师的教言:

  “须知向上一路不立文字语言。既不立文字语言,如何明得?所以道:‘路逢达道人,
不将语默对。’又云:‘相逢不拈出,举意便知有’也。须是彻骨彻髓信得极见得彻,然后
尽十方世界,只在一丝毫头上明得。其或滞于知见,便有佛有祖,所以却入建化门中,葛藤
露布。祖师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佛祖出兴,特唱此段大因缘,谓之单传心印,不立文字语句,接最上机。只贵一闻千
悟,直下承当了。”

  “大凡学道探玄,须以大信根,深信此事不在言语文字一切万境之上。确实惟于自己根
脚,放下从前作知作解狂妄之心,直令丝毫不挂念,向本净无垢寂灭圆妙本性之中,彻底承
当。能所双忘,言思路绝,廓然明见本来面目,使一得永得,坚固不动。然后换步移身,出
言吐气,并不落阴魔境界,则一切佛法端坐现前,遂契行坐皆禅。脱去生死根本,永离一切
盖缠,成个洒洒无事道人,何须向纸上寻他死语。”

  “此个大法,三世诸佛同证,历代祖师共传,一印印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
字语句,谓之教外别行,单传心印。若涉言诠路布,立阶立梯,认量格外格内,则失却本宗,
辜负先圣。须最初入作,便遇本分人,直截根源,退步就己,以铁石心将从前妄想见解,世
智辩聪,彼我得失,倒底一时放却,直下如枯木死灰,情尽见除,到净裸裸赤洒洒处,豁然
契证,与从上诸圣不移易一丝毫许。谛信得及,明见得彻,此始为入理之门。”

  “此事不在言句中。云门云:若在言句中,一大藏教岂是无言?何假祖师西来?将知祖
师之来,唯论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语句。但忘怀体究,令澄湛绵密,到一念不生,脱却向来
知解作略,机境计较道理,忘心直证。”

  “达摩祖师,观此土有大乘根器,由是自天竺西来传教外旨,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语句。
盖文字语句乃末事,恐执泥之,即不能超证。所以破执著,去玄妙,离闻见,出意表。如击
石火闪电光,一念不生,直下透脱根尘,向各各根脚下承当领览此一段大因缘。倏然独脱,
不依倚一物,含吐十虚,湛然澄寂,契悟本来妙心。”

  “佛语心为宗,宗通说亦通。既谓之宗门,岂可支离去本逐末,随言语机境作窠窟?要
须径截超证,透出心性玄妙胜净境界,直彻绵密稳审,向上大解脱大休大歇之场。等闲虽似
空豁豁地,而力用圆证,不拘限量,千人万人,络笼不住。所以迦文老人,久嘿斯要,三百
余会略不明破,但随机救拔;俟时节到来,乃于灵山露面皮拈出,独有金色头陀,上他钩钓,
谓之教外别行。若谙此旨,则威音以前漏逗了也。点检将来,虽随类化身,千般伎俩,万种
机缘,无不皆是个一着子,此岂单见浅闻,存知解堕机括者所测量?”

  ……

  人们不容易忘记,萧平实曾一本正经地说自己在九百年前(和“圣严师兄”一道)做过
圆悟禅师的弟子。难道说,平添了近千年道行之后,萧先生便要反出师门,公开跟先师叫板
了吗?真是罪过!罪过!

  下述几则禅德行迹,亦颇有启迪意义:

  “(圆悟克勤禅师)从圆明敏行大师学经论,窥其奥,以为不足恃。谒昭觉胜公问心法。
久之出关,见真如哲公,颇有省。”

  “裴相国一日请师至郡,以所解一编示师(黄檗禅师)。师接置于座,略不披阅。良久
曰:‘会么?’裴曰:‘未测。’师曰:‘若便恁么会得,犹较些子。若也形于纸墨,何有
吾宗。’”

  “师讳义玄,曹州南华人也。俗姓邢氏,幼而颖异,长以孝闻。及落发受具,居于讲肆,
精究毗尼,博赜经论。俄而叹曰:‘此济世之医方也,非教外别传之旨。’即更衣游方,首
参黄檗,次谒大愚。”

  “师(佛眼禅师)姓李氏,名清远,蜀之临人。舍家十四受具,尝依毗尼,师究其说。
因读法华经,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持以问讲师。莫能对。乃曰:‘义学名相,
非所以了生死大事。’遂捐旧习,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

  ……

  在禅门一棒一喝、扬眉瞬目、擎拳竖拂之中,乃至一花一叶片云流水里,亦自有无边妙
义觌面相呈,哪用着耽于文字执相而求?从《楞伽经》改为《金刚经》印心,可不是退步,
若叫人将目光从真月移回指头,那才是莫大的退步哩!

  明知此理,再看《坛经》所述,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
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然秀之徒众,往
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
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
曹溪参决。’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
取,还为吾说。’”神秀大师真不愧是一位胸襟博大的有道高僧,不仅不以六祖“不识一字”
而轻毁,反而公开表示自愧弗如,劝勉弟子前往参访。这种谦雅之风,和萧平实师徒的狂傲
作为,形成鲜明对照。

  此外,《坛经》还载有多处六祖为人讲解涅、楞伽、法华等大经的事迹,每令学人茅
塞顿开,悟入知见。由此鲜活阐演的“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之理,让人难以忘怀。

  总之,在第一义谛超言绝思、登地成佛方便多门的情况下,萧张师徒反复强调的六祖大
师未能受教于玄奘、窥基,历代禅人没有重点修学《楞伽经》、《成唯识论》,根本就不足
以成为完全否定他们内证功德的理由。惠能大师之所以示现成让萧平实辈鄙夷不屑的不识字
者,倒极有可能是为了向后人冥示离言妙理,以诫舍本逐末之劣行!

  同修会中人自己说过:“不能因为 平实导师有隔阴之迷而在此世不懂藏文,就说他不
懂佛法;是故,懂不懂得藏文,对于了解或不了解佛法,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于:‘对于
隐覆在名句文身之后的真实义是否有如实的理解。’只要能够证解到佛法的真实义,那么,
也就自然的能够看懂诸多的经教,而不会迷惑于各种不同名、句、文身的表相里,这与懂不
懂藏文并无关联。”搞了半天,原来萧平实在关键时刻,也是用得着“不立文字”的。只不
过,六祖大师等禅门圣祖“对于隐覆在名句文身之后的真实义”的悟解,已然证据凿凿、有
口皆碑;而从“鹿圈”、“四法界”、“极微”等低级错误中透出的萧平实“证解到佛法的
真实义”水平,却让人大失所望!

  其实说穿了,萧平实师徒之所以这么费劲折腾,无非是想用“萧氏伪唯识”来渗透、收
禅宗,实现其既定战略罢了。(所以太认真的辨析,有时都显得多余。)表面上绕了不少
圈子,而轴心却万变不离其宗:一切传统宗派唯一的活路,就是接受萧平实的“导正”与改
造,由着他偷梁换柱地把个“神我阿赖耶识”塞将进去!甭以为你们禅宗一个“不立文字”,
就封了个风吹不进水泼不湿,可以侥幸漏网,我萧门中人自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把这块讨
厌的绊脚石搬开,从而将“念念不忘、死死耽执实常僵化的神我阿赖耶识”大邪见强行“并
立”插入(萧平实《大乘无我观》:“此阿赖耶识,即是中国禅宗证悟者所悟得之第八识真
如。”《真假邪说》P179:“难道索达吉不知道修学佛菩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
是要在禅宗的证悟中找到第八识阿赖耶识吗?”),使汝禅门圆顿妙法名存实亡。

  ――这哪儿是“并立文字”呀,分明是“并立萧氏伪唯识”的阳谋在行动!囫囵个就想
吞下禅宗,萧先生真是好胃口!

  既然“萧导师”摩拳擦掌急不可耐,一场“劝进”的闹剧也就紧锣密鼓起来:“要知道
人身非常难得,法身慧命岂能儿戏?禅宗祖师常常言说:‘禅之一法,得即速能成圣,误则
速入三涂。’即使是密教大师的贡噶老人与陈健民上师,虽然在佛法上都属于凡夫位,却尚
能够看出禅法的利与害,贡噶更谓禅宗乃是大密宗,其境界超过大手印、大圆满,然而索达
吉堪布却将能够传授真正开悟禅法的 平实导师言论等闲视之,当成儿戏对待,还诳妄不实
的加以毁谤,可谓不智。”(P361)

  由于不识字且与玄奘法师缘悭一面的缘故,惠能大师这位“不幸的凡夫祖师”不得不改
习“浅薄”的《金刚经》,进而导致了历代禅门宗匠传授的都是不能“真正开悟”的假禅法。
兹经奉天承命的“萧导师”下过一番“并立”手脚,乃喜人地进化成了可以“真正开悟”的
好禅法。――真不知这是佛门的幸事,还是悲哀?

  纵览之下,他们用来“解决”禅宗的手法,与贬毁、渗透、收编般若中观之举如出一辙。
般般苦心运作,无不指向一个目标――请对“能够传授真正开悟”的唯识、禅法、般若中观
等“了义”法门的“萧导师”,切莫再“等闲视之,当成儿戏对待”了!请赶紧奉为执当代
教界之牛耳的“独夫孤子”来顶礼膜拜吧!

  一旦这盛况空前的“伪唯识共荣圈”如欲建成,天下所有的佛门教派、信众,岂不皆得
由我“唯一掌控了唯一登地成佛之道”的萧某人尽情摆弄,自在搓捏!――这事想想都令人
亢奋难眠。

  然而遗憾的是,在向上一路的关口,禅宗是没有闲情雅致来立这立那的。怀让禅师云:
“说似一物即不中。”《大智度论》云:“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那个“神我阿赖
耶”怪物,若是不识相地凑近,可得当心烧个皮焦肉烂哟!

  古德云:妙高山顶,从来不许商量;第二峰头,诸祖略容话会。要把禅宗从妙高山顶硬
拽下来,不是件容易事;这“第二峰头”是何人该呆的地方,亦不可不知。《憨山老人梦游
集》云:“如上葛藤乃至佛化生仪轨之次第,在佛岂不要人顿悟自心,当下成佛,但众生根
钝,不得不施权接引耳。古人云:僧徒不能了悟自心,且于教法留心,时光亦不空过……”
此中提到的“古人”明训,应指《沩山大圆禅师警策文》所言:“若欲参禅学道,顿超方便
之门,心契玄津,研几精要,抉择深奥,启悟真源,博问先知,亲近善友。此宗难得其妙,
切须子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此则破三界二十五有,内外诸法,尽知不实;
从心变起,悉是假名,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
闻声见色,盖是寻常。这边那边,应用不阙。如斯行止,实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
济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往来三界之宾,出没为他作则。此之一学,最妙最
玄,但办肯心,必不相赚。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于教法留心,温寻贝叶,精搜义理,
传唱敷扬,接引后来,报佛恩德,时光亦不虚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中法
器。”

  可见,禅宗从没绝对否定文字的积极意义,这一点用不着旁人提醒。但是,文字理路主
要留于何人作伴,却须具体分析。“未能顿超”的“中流之士”,退而求其次地“于教法留
心”,可以充分发挥暇满人生的价值,免致虚掷韶华,不得其门而入。然而,适用于中流之
士的方便,能否无限扩大化为所有佛教徒开悟、证果的普适性原则呢?或者说,现如今所有
佛教徒,是否都是一刀切的“中流之士”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倘若全由文字言
思、义解理路当家,那禅宗也就不成其为禅宗了。

  即便在第二峰头,也应当即文字而离文字之相,泯文字之执,仅将文字当作暂时方便。
内心不粘著、不执实至关重要,起执则一切皆非,离执则语默悉妙。正因为抓住了这个根本
点,所以禅宗无论是推重楞伽般若,传下卷轶浩繁的语录公案,还是世尊拈花迦叶笑,慧可
礼拜依位立……,皆从未失却不立文字寂然无相之宏旨。对这一点,我们应有充分了知。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断断轮不上一个蓬头垢面予人实法的“神我伪唯识”挤过来搔首
弄姿,插科打诨。故此奉劝萧先生,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为好!

  对于妄谤禅法的恶行,《永嘉证道歌》进行了严厉呵斥:“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
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作在心,
殃在身,不须冤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日可冷,月可热,众魔
不能坏真说。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螳螂能拒辙?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莫将
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诀!”

  希望萧先生师徒认真读读这几句教言,好生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然后作出明智的选择。


  本章以般若中观和禅宗为例,简要分析了萧平实师徒的作案手法和非份野心。其实,他
们的破法行为远不止此。譬如,对久负盛名的净土宗,萧平实同样出言不逊:“净土宗的邪
见是:由于自古以来净土宗证悟的祖师很少,那些净土宗大师们开示宗义及般若涅时,大
部分是属于情解思惟所得。譬如昙鸾大师著作《往生论》的注,他的注就错了,可是世亲菩
萨写《往生论》却是对的,到了昙鸾却是错解的,这就是没有如实的证悟般若中观,所产生
的错误――无量无数一厢情愿的情解思惟所得的观念。”(《邪见与佛法》)

  “弘扬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离开净土五经乃至其他一切经典,而独尊崇净土宗诸祖师
所说的开示语录。因为净土宗的那些祖师们,其中有许多人是思惟想像所得,不曾与圣道门
相应,不解佛意……后代的净土宗学净土法门的佛子们,不明白这个现象,迷信净土宗诸师
的论述……因为有许多净土宗祖师的说法是很牵强的,而且违背净土五经的意旨。”(《禅
净圆融》)

  那么,净土五经的“意旨”是什么呢?当然只是“神我阿赖耶识”。除了接受“神我伪
唯识”的渗透和收编,净土宗不会有别的出路。

  就算是鼎鼎有名的唯识圣祖,如果不小心碍了他们的手脚,也难以幸免。例如:“彼等
诸人生起如是邪见而离去之后,更以安慧之《大乘广五蕴论》全论邪见作为教材,用以宣说
‘佛法’,严重误导随其修学之四众弟子。由是缘故,余将安慧所造之《大乘广五蕴论》细
读一遍,发觉论中处处违背 佛意,处处不符唯识增上慧学之种智所说,完全不是大乘法,
本质正是:冠以大乘之名,而以小乘法诽谤大乘法,破坏大乘法根本之阿赖耶识,也因此故
而使得二乘涅堕于断灭空,是故应予辨正,令众周知。由因此故,安慧之论不应冠以大乘
之名也,非大乘法故,本质是破坏大乘法者故。”(萧平实《识蕴真义》)

  “索达吉不见此真相,更言:‘大乘佛教兴起后,中观应成派的月称论师与属于唯识系
统的月官论师也就自空与他空的问题进行了长达七年之久的辩论’,究其实质,只是诸多
‘心外求法’的外道之辈,与未悟的修习唯识学的论师,彼此之间在诤论辨讼罢了,同于今
时未悟如来藏而主张有如来藏的凡夫,与主张无如来藏的印顺法师信徒在作无义的论辩罢了,
其实了无实义。”(《真假邪说》P457)

  安慧论师(世亲菩萨四大高足之一)和月官论师在传统佛教中的地位和影响,究竟如何
呢?且看如下评述:

  “唐言安慧,即糅杂集、救俱舍论破正理师,护法论师同时先德,南印度境罗罗国人也,
妙解因明善穷内论,扇徽猷于小运,飞兰蕙于大乘,神彩至高固难提议。”(窥基大师《成
唯识论述记》)

  “遂使响流赡部之中,受敬人天之上,助佛扬化广导群有,此则奕代挺生,若一若二,
取喻同乎日月,表况譬之龙象。斯乃远则龙猛提婆马鸣之类,中则世亲无著僧贤清哲之徒,
近则陈那护法法称戒贤及师子月安慧德慧慧护德光胜光之辈。斯等大师,无不具前内外众德,
各并少欲知足,诚无与比。”(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

  “于东印度有一大士名曰月官,是大才雄菩萨人也,净到之日其人尚存。或问之曰:
‘毒境与毒药,为害谁重?’应声答曰:‘毒药与毒境,相去实成遥,毒药餐方害,毒境念
便烧。’”(同上)


  

上一条新闻:般若锋兮金刚焰之禅门不可欺 一 下一条新闻:示心源聚维那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沪ICP备06053729号]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