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故事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 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热搜:禅宗文化  禅宗公案  禅宗祖庭  禅宗智慧

禅宗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禅宗文化

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看生活禅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8-09-28 15:33:56 新闻来源:当代佛教

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看生活禅的意义
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的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众对解脱观、出离心、忏悔观、修行观、妙用观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应当从恢复这些概念的本真含义入手,充分发掘其“即世而出世、即生死而涅槃”、将修行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圆融精神。这一点对中国汉传佛教的未来之健康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净慧和尚的“生活禅”理念,正是建立在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真实理解之基础上,是对“人间佛教”理论的最核心、最灵魂部分的一种建构。
  关于中国汉传佛教的衰落和出路问题,自从民国年间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的理念以来,一直是教界和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佛教的衰落,固然与住持佛教的僧团本身存在着诸多痼疾(如信仰淡化、戒律松弛、文化素质低下、山头观念作怪,等等)有关,同样也与信众对佛教的一些基本修行理念(如解脱观、出离心等)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有直接的关联。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后者可能更为根本。所以,要振兴佛教,不仅要医治住持佛教的僧团自身之病,同时也要医治信众对佛法基本修行理念的认识偏差。前者属于教团建设,后者属于教理建设。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间佛教的落实离不开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是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一是实践和弘扬人间佛教的教团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佛教界在已故赵朴初会长的领导下,继续高举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大旗,围绕“信仰、道风、人才、组织”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实践。这些探讨和实践,相对而言,主要是偏重于教团建设。而与此同时,净慧老和尚在河北倡导的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以“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为特色的“生活禅”理念,则偏重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
  在佛法的修证体系中,有一些基本观念,如解脱观、出离心、忏悔观、修行观、妙用观等,是信众无法回避的重要概念。信众对它们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到位,无论是对个体的修行之成败,还是对佛教的整体发展方面、佛教的社会教化功能之充分发挥,都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作出正确的抉择。
  只要我们稍稍反省一下,就不难发现,明清以来,中国汉传佛教之所以日渐衰败,与信众在上述观念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乃至走入了误区,有很大的关系。净慧和尚提倡的生活禅,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要纠正这些偏差,引导信众走出这些误区,踏上正见、正信、正行之路。这也是汉传大乘佛教欲恢复其本有的“人间性”特色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下面,我试图围绕这几个概念,谈谈它们在广大信众的理解当中所出现的偏差和误区,并扼要地阐明“生活禅”理念对这些概念的真实精神的理解。
  一、解脱与往生
  解脱是佛教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指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大自在。解脱,不仅包括果相上的死后之出离三界,同时也包括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心的离缚和自在状态。但是,在很多信众当中,对解脱的理解,偏重于果相,即死后的出离轮回,乃至把解脱与死后的“往生”混为一团。这种理解上的偏差,对于修行人来说,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死后的重视要远远超过对现实人生的重视,忽视了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去培养自心的离缚自在之能力。社会公众批评佛教消极避世、脱离大众、不关心社会现实,主要的根源恐怕就在这里。
  从宗门的角度来看,解脱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心地上的无住之功夫,也就是说,念念安住于自性般若,现量透过一切六尘境界的虚幻性,内心不取不舍,不动不摇,自在无碍。死后的出离三界之胜果,正是生前修行过程中这颗无住之心的感召。百丈怀海和尚曾经在《百丈广录》中,对当下心的自在无住与临终解脱之间的关系,作了明确的揭示:
  “问:如何得自由分?师云: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忘,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土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大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使无疑误。此人天堂、地狱,俱不能摄也。”(《百丈广录》)
  “临终之时,尽是胜境现前,随心所爱,重处先受。只如今不作恶事,当此之时,亦无恶境;纵有恶境,亦变成好境。若怕临终之时,慞狂不得自由,即须如今便自由始得。只如今于一一境法都无爱染,亦莫依住知解,便是自由人。如今是因,临终是果;果业已现,如何怕得?”(《百丈广录》)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解脱就在当下面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照一切有无等法,都无贪取,亦莫取著。”临终能不能出离三界轮回,完全取决于现今当下我们这颗心的状态。如果当下能做到“于一一境法都无爱染”、亦不住无爱染、亦不生无住想,临终之时,即便三界恶业之境界现前,自心亦不会被它们控制。
  从修行之因地上强调“当下心的无住、心的不取不舍、心的无有爱染”,可以说是祖师禅解脱观的根本特征。净慧和尚所倡导的生活禅,秉承的正是这种精神,提出了“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庄严国土在当下,利乐有情在当下”之理念。这一理念的目的,就是为了矫正人们在理解“解脱”这一概念时不重视在当下心地上做功夫、不重视在现实社会人生中透自在、过分看重死后之解脱的偏颇看法,从而把佛法从超现实的世界中拉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来,有力地彰显大乘佛法本有的“人间”特色。
  二、出离心与逃避劫难
  由于绝大多数信众把“解脱”等同于死后之“往生”,所以在谈到“出离心”的时候,很多信众都不自觉地把它与“逃避罪报”、“逃避劫难”联系在一起。明清以后,通过宣扬“灾异”、“劫难”、“末世”的思想,来打破信众贪恋世间的迷梦,激发他们的出离心,这种做法在佛教界非常普遍,到现在仍然大有市场。
  这种把“出离心”简单地理解为“对罪报与劫难的逃避”,是不符合佛法之真精神的。
  首先,从佛教的因果报应理论来讲,自然之灾异、社会之劫难等等,都是由众生的业力感召而来的,它们完全是按照自作自受的方式在进行。但是,由于人们不愿意面对和承担它,于是就借口“发出离心”而生逃避之想。这种逃避的想法本身就不是修行人应有的心态。
  其次,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看,出离心的根本指向就是要去掉对六尘境界的执着,摆脱见思二惑的束缚,破除我法二执,最终获得大自在。由于人们把“出离”误解为“逃避”,于是,“发出离心”反而变成了“我执”继续存在的幌子——它不仅得不到有效的对治,有时反而被强化。
  从宗门的角度来看,与“解脱”的概念一样,“出离心”的根本仍然是六祖大师所说的“无相、无念、无住”。即相而离相,即念而离念,住无住处,这才是真出离。达磨祖师有一首偈子——
  “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这首偈子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对出离心真实含义的一种注解。
  净慧和尚所倡导的生活禅,要求信众“即世而出世,即烦恼而证菩提,即生死而证涅槃”而发菩提心的思想,正好充分揭示了“出离心”的这一本真的意义。
  三、忏悔与负罪
  忏罪悔过是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内容。
  大乘佛教谈论罪性的时候,并不认为罪是独立于心性之外的某种实有,而是立足于“万法唯心”的角度,特别强调心在罪业中的决定性作用。达磨祖师讲“心生便是罪生时”正是这个意思。《百丈广录》中有一段文字,对罪性的本质进行了揭示:
  问:“斩草伐木,掘地垦土,为有罪报相否?”师云:“不得定言有罪,亦不得定言无罪。有罪无罪,事在当人。若贪染一切有无等法,有取舍心在,透三句不过,此人定言有罪;若透三句外,心如虚空,亦莫作虚空想,此人定言无罪。”
  又云:“罪若作了,道不见有罪,无有是处;若不作罪,道有罪,亦无有是处。如律中,本迷煞人,及转相煞,尚不得煞罪,何况禅宗下相承,心如虚空,不停留一物,亦无虚空相,将罪何处安著?”
  可见,罪的本质就是妄想分别心。所以,忏罪悔过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心性上的觉照功夫,而不单纯是事相上面对三宝而认错。
  四祖道信禅师在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讲:“《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悔。”看破心念的空性,断其相续心,保持正念不失,这是最究竟的忏悔。最能集中表达这一思想的,莫过于出家人早晚课诵中的《忏悔偈》——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从上述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忏悔的目的不是为了强化人的罪恶感,而是要帮助修行人更彻底地放下一切爱染和执着,最后达到“心空及第归”的成佛目标。佛教认为,强化人的负罪感虽然能有效阻止人们不再犯同样的罪过,但是,过度的罪恶感反过来也会成为人们修行解脱的一种心理压力和障碍。所以忏悔的本义是要断除相续心、破掉一切分别执着。《六祖坛经》对忏悔的
  意义和功能作了非常明确的说明,他说:
  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忏就是将过去的妄想归于空性,不复相续,亦不成为心理负担;悔者就是令心归于无住之般若正观,从今以后令妄想永不复起。
  由于很多信众对上述“罪性”与“忏悔”的真实意义并不理解,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
  1、离开了当下之心性而论罪,把罪业单纯地理解为违背佛制戒律或违背世间道德的行为,或者是某种不可把捉的、类似于司掌人间善恶神灵在每个人的功过簿上的“档案记录”。
  2、把忏悔与生产负罪感混为一团,以为对自己所犯过错有了负罪感便是忏悔,不知忏悔的真正目的所在。
  3、由于离心而论罪,所以在忏悔的方式上,片面地强调事忏,强调他力的加持,而忽视内心的自觉。
  这种偏差所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两点:一是令本来烦恼就很重的人更加烦恼,心理压力更大,乃至趋向崩溃。二是过分依赖于他力,落入“心外求法”的外道知见当中。这两点都不利于信众的觉悟和解脱。
  净慧和尚在弘扬“生活禅”的过程中,经常强调,学佛是为了减负,而不是为了增加负担。他反对通过夸大或强化人们的罪恶感来吸引信众进入佛门的做法。他主张信众要通过“发愿”和“修无住之般若正观”的方式,来化解和转化过去所犯的罪业,以一种光明而空灵的积极心态来面对未来。所以他建议在家信众,每天早晨读诵《普贤菩萨行愿品》,晚上念诵《金刚经》。净慧和尚的这些提法,与上述宗门中的悔罪观是完全一致的。
  四、修行与念诵
  当人们对解脱、出离、忏罪等观念的理解产生偏差的时候,对修行的理解也必然会随之出现偏差,一般会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不能从心性的角度来理解修行的含义,不明白修行的真实意义在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心”,片面地将念诵等常见的修行形式当作修行的全部,离开了心性这个大本,容易落入形式化或者走上心外求法的歧途。
  二是狭隘地将修行场所和修行内容局限在寺院里,局限在佛堂禅堂里,局限在诵经、念佛、打坐、拜忏等形式上,将修行与日常生活打成两截,最后将修行变成了逃避现实社会人生、远离生活的一种代名词。
  我们经常听到社会公众对佛教的批评,认为佛教是迷信,是偶像崇拜,是逃避现实,是消极避世,是形式主义,诸如此类的言论,这些言论并不完全是无中生有、恶意中伤。这些都与信众对“修行”这个概念所产生的上述片面理解有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修行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说要脱离现实生活,而是要改变我们固有的心态,用一种与世俗不同的全新的生活理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去适应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这种生活理念、态度和方式,比世俗的生活理念、态度和方式,要更健康,更积极,更智慧,更富有人性、包容、平等、清净的特质,更具有可持久性。
  生活就是道场,生活的内容就是我们要修行的对境。六祖大师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是这个意思。
  宗门中特别强调修行要和现实生活一体化,认为修行就是一种生活理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是宗门关于“修行”之见地最为殊胜的地方。禅宗历代祖师的开示都体现了这一特色。请看下面的几则公案——
  1、僧问赵州:“如何是道场?”赵州云:“你从道场来,你从道场去。全体是道场,何处更不是?”
  2、长沙景岑禅师,南泉和尚之法嗣。僧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要眠即眠,要坐即坐。”僧云:“学人不会。”师云:“热即取凉,寒即向火。”
  3、崇信禅师问天皇道悟和尚:“某自到来,不蒙指示心要。”道悟和尚道:“自汝到来,吾未尝不指汝心要。”崇信禅师问:“何处指示?”道悟和尚道:“汝擎茶来,吾为汝接。汝行食来,吾为汝受。汝和南时,吾便低首。何处不指示心要?”崇信禅师不明其意,低头良久。道悟和尚道:“见则直下便见,拟思即差。”崇信禅师言下大悟。
  4、越州大珠慧海禅师,马祖道一禅师法嗣。源律师问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鉴于不少信众对“修行”的理解,落入了误区(一是离开了心性,落入形式主义或心外求法,二是脱离现实人生),所以净慧老和尚早在1990年就特地提出“生活禅”的概念,意在彰显修行与现实生活的不可分离性,强调修行是一种生活理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在《生活禅开题》一文中,净慧老和尚讲:
  “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必须把佛法净化人生(利乐有情)、净化社会(庄严国土)的精神,完整地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在做人的分分秒秒中;要使佛法的精神具体化,要使自己的思想言行与自己的信仰原则融为一体,实现法的人格化,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熔铸以后产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禅宗精神,还其灵动活泼的天机,在人间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从而使我们趋向智慧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通过这两段文字,净慧老和尚用现代的语言,将修行的真实含义揭示得非常明白和中肯。
  净慧老和尚自1990年提出“生活禅”的概念以来,在此后二十多年落实生活禅理念的过程中,又不断地丰富、深化和完善生活禅的理念。
  他曾经将生活禅的修行大纲总结为四句话,并对每一句话又分别作了细化。这四句话是: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具体内容是“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具体内容是“修在当下,悟在当下,证在当下,庄严国土在当下,利乐有情在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具体内容是“正信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具体内容是“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以及“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净慧老和尚关于生活禅的这四句大纲,有力地澄清了人们关于“修行”概念的种种不到位的理解乃至误解,还原了“修行”的真实面目,不仅充分地继承了祖师禅的精神特色,同时又具有极强的纠偏之时代意义。
  五、妙用与神通
  人们经常使用“妙用”一词来描述和判断一个人的修行境界、实际效果和自他受用。一个人的修行境界越高,他的妙用也就越大。观音菩萨被人们塑造成“千手千眼”,无非是想表达这位菩萨已经达到了妙用无边的境界:可以分身无数,身遍尘刹,逐类随形,应化无穷。
  但是,对“妙用”的理解,很多人却不自觉地把它与“神通”划上了等号。虽然禅宗一再宣讲“即心即佛”,人人都有“本然自性天真佛”,但是,在谈到“佛”这个概念的时候,很多信众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它与超异的“神通智慧”联系在一起,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是不敢承担“即心即佛”这一理念的。所以,一说到修行成佛,一说到神通妙用,就会不知不觉地落入追求神异、追求超自然的感通这一误区里。这种理解上的偏差,会诱引修行人陷入如下三个误区:一是将佛法神秘化,不敢承当自性即佛;二是离开心性向外驰求,脱离现实生活;三是追求神异,走入魔道。
  宗门中虽然也讲“神通妙用”,但是,它是从心性本具的角度来讲的,认为神通妙用并不神秘,人人本具,个个自足,遍一切时,遍一切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平等无别;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的一切,包括起心动念、举手投足、待人接物等等,都是从自性中生发出来的神通妙用,只不过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
  关于这一点,傅大士有一首《法身偈》,讲得非常清楚: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另外,临济禅师也有一段文字,从自性妙用的角度,对“佛之三身”进行了解说,这些开示有利于廓清广大信众对佛身、神通等方面的错误理解:
  “道流!约山僧见处,与释迦不别。今日多般用处,欠少什么?一道神光未曾间歇。若能如是见得,只是一生无事人。……尔要与祖佛不别,但莫外求。尔一念心上清净光是尔屋里法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分别光是尔屋里报身佛,尔一念心上无差别光是尔屋里化身佛。此三种身是尔即今目前听法底人。只为不向外驰求,有此功用。”
  由于人们对佛身、妙用、神异等观念存在着诸多不到位的理解,所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误认为,一个开悟证道了的人,应当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针对这种观点,赵州和尚曾经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有僧问赵州和尚:“了事的人如何?”师云:“正大修行。”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著衣吃饭。”学云:“著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作什么!”
  开悟了的人只不过是“以别样心,干同样事”而已,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庞居士有一首偈子,明确地讲,“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偈子的全文是:
  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没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
  下面这则公案,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对“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这句话的注解:
  麻谷宝彻禅师,马祖道一禅师弟子。一日,同南泉二三人去谒径山,路逢一婆。三人至店,婆煎茶一瓶,携盏三只至,谓曰:“和尚!有神通者即吃茶。”三人相顾间,婆曰:“看老朽自逞神通去也。”于是拈盏倾茶便行。
  综合上述所引资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宗门中所说的妙用并不神秘,它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体验得到的那种自在无碍、明了透脱。
  净慧老和尚所倡导的生活禅,主张在生活中观自在,在生活中透禅机,在生活中证解脱,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对祖师禅的“佛身观”、“妙用观”、“神通观”的回归;他把成佛、妙用、神通等从超越的彼岸世间,拉回到现实的社会人生中来,充分体现大乘佛教“即世而出世、即生死而涅槃”的圆融无碍的精神。
  以上,通过分析普通信众在理解解脱观、出离心、忏罪观、修行观、妙用观等五个概念时所出现的偏差和误区,以及净慧老和尚所提倡的“生活禅”理念对这五个概念真实含义的揭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禅”这一修行理念所包含的深邃的思想内容,从而认识到“生活禅”理念在深化和完善“人间佛教”的理论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矫正当代中国汉传佛教的前进方向方面,正在和即将产生的重大意义。
  总之,“人间佛教”要深入人间,必须是让更多的信众,从解脱观、修行观等基本教理方面,深刻领会它们所蕴含的人间性、生活性,才有可能变成现实,而这也是人间佛教的活的灵魂所在。我们理解和评价生活禅,似乎应当更多地关注这一点。
整理:中国当代佛教--禅宗

上一条新闻:胡适和禅宗史研究下一条新闻:万法皆是缘起,第一缘如何而起?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沪ICP备06053729号]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