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故事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 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热搜:禅宗文化  禅宗公案  禅宗祖庭  禅宗智慧

禅意智慧

当前位置 :首页 > 禅意智慧

盘的是佛珠,修的是心性

发布时间:2018-03-21 11:16:52 新闻来源:当代佛教

 盘的是佛珠,修的是心性

图片来源:资料图

    文玩圈常说:“盘玩盘玩,盘的是佛珠,修的是心性。”目的是愉悦身心、修身养性!很多人就好奇,为什么说盘玩佛珠,能修身养性呢?今天正瀚说石通过盘玩佛珠从“静”的角度谈一谈如何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从“静”开始

   自古就有“修身养性”这一说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就是要把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而要“修”要“养”,就首先要能“静”,否则心浮气燥,《诫子书》中早已有“静以修身”的说法,足见“静”的重要。而通过盘玩佛珠,是达到静的一种有效方式。

   盘珠忘我,“静”从中来

   有朋友说盘佛珠,很容易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心境变得很祥和,所谓人心如野马,四方奔跑、杂念纷飞、刹那不停,佛珠就如正法之引导束缚,修行者手掐佛珠以遏制妄念。手持佛珠,念诵心咒,修炼定力、生长智慧。一串佛珠也算是个提醒,心与物的忘我交流,一切放下,修得身心轻安。

   忧思惊恐,心神恼乱,致病的根源

   一位做医药的朋友告诉我,人免不了有种种疾病,一切疾病又可分为身和心两方面,除身上所发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贪欲、愤怒、忧怖、骄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现象,都叫做心病。

   我们平时往往只注意身病,对于心病,一般都不予重视。实际上身病的发生,大部份是由于心虚气弱;而心虚气弱,主要是由于忧思惊怒,心神恼乱所造成。凡贪食、贪得,贪胜等等都足以招致疾病;且贪之不得,势必生瞋,贪瞋发展的结果,可以使心荡气促,胆惊肝火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因而气血耗损,风寒暑湿,也都乘虚而入。各种药石,只能救身病于一时,假使不从根本治疗,那么虽一时痊愈,而致病的根源未去,仍随时有遭其侵袭的危险。

   “静”可凝定心神,和顺气血,祛病强身

   人们在忙于生活,人事之余,不知设法安定思想,降伏烦恼,甚至有贪得无厌,纵欲忘身的,这样处处与自己过不去,神志既然涣散,气血便失调和,因此往往遭受疾病羸弱的痛苦,这是非常可惜的。

   据研究,人在精神好的时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这些物质有利于身心健康,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相反终日郁闷忧伤,贪嗔痴慢,就会使这种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器官功能失调,发生胃痉挛,引起血压升高,造成冠状动脉闭塞,还特别容易引起心脏病。所以我们要求身体的健康,自应去除疾病,要除病就须先补气,要补气就须先养性,要养性就须先调伏烦恼妄心,使心不动摇,自然精气内充,抵抗力强,疾病便无从发生了。

   “静”可使精神集中,小可康强身体,大可明心见性

   人身有生理的和心理的两方面,我们从事修养,除了身体方面要强健外,心理方面更是不可偏废,因为心理总能更能影响生理。而“静”的养成,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从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捷普洛夫也说过,抱着一种平静的态度,是与注意的分散作斗争的唯—方法。同时心理既安宁而正常,思想也清明而愉快。

   持珠盘玩,心与物的忘我交流,是达到“静”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精神力集中的锻炼术,默坐澄心,忘我盘珠,将妄念逐步淘汰,妄念愈淘汰,正念愈得提炼,中国古书尧典说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所谓人心正是习气之私,道心则是一念之觉,惟精惟一,正是做精神力的集中功夫。精神力越集中,头脑越清明。比如学禅的人,一心照顾参究,念兹在兹,举整个心力集中在一个怡情上,愈集中力量愈充,力量愈充,集中的程度,也愈加深,等到集中到顶点,忽然一念顿歇,便能湛然洞澈。从这里可见精神的集中力量,小之可以康强身体,大之可以明心见性。

   “静”可培养人的定力,在人生惊涛骇浪中,淡定从容,不被苦恼所迫,得安乐行!

   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常不免发生种种苦恼,而许多苦恼,大都由思想纷扰,痴迷不觉而来。譬如迷于财物,往往有因盗窃而犯法的苦,迷于爱情,往往有因失恋而自杀的苦。事已过去,还是攀缘计较,自找麻烦;事尚未来,却先比量分别,不肯放松。这一切,主要是由于缺乏定力的缘故。可见自心放荡失主,实是世间第一等苦人。只有努力修定,才能由弱转强,由愚转智,明辨邪正,有力把持,在惊涛骇浪中,如如不动,不被苦恼所迫。我们研究学问,完成事业,处理问题,应付变患,也都非定力不办。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定力呢?从佛法上看,与定有密切关系的,有戒和慧两方面,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无上智慧,必由定发,无漏大定,必从戒生。然佛法无量,修行亦无量。

   定的境界,大有深浅,有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的上上禅定等。因此修持的方法,也就无量,而且本来在行、住、坐、卧的一切时中,都可修定,但由于我们散乱的力量很强,在静中修持必较动中容易得力,因此修定的人,除必须受持净戒和亲近良师益友外,在初下手时,一般都要以能入“静”为基础。一切放下,身心收敛,外境不扰,内心无喘,身、口、意清净无扰,自可徐徐入定,高觉悟者,更是能迷妄若去,心体现前,自能逐步证入寂照不二的境地,所以古德说:“若人静坐一须爽,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比毕竞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可见静坐又是转迷成觉、得定开慧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功夫。

   所以说,通过盘玩佛珠入“静”,是澄清思虑,增进健康,是修身养性的一种重要方法。

整理:中国当代佛教--禅宗

 

上一条新闻:禅解《爱莲说》下一条新闻:禅是心平行直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沪ICP备06053729号]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