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故事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 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热搜:禅宗文化  禅宗公案  禅宗祖庭  禅宗智慧

禅茶一味

当前位置 :首页 > 禅茶一味

时间,为茶而停下

发布时间:2018-11-15 15:06:29 新闻来源:当代佛教

时间,为茶而停下
图片来源:资料图
   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用一片树叶串起中国、日本、英国、印度、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茶文化。纪录片将茶人的汗水、旅程、喜悦、哀愁、爱情、死亡、觉醒、蜕变等娓娓道来,展现出茶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在《茗香·茶韵——中国茶文化展》上,笔者多想让时间停下片刻,让我们在闲暇时一同去品味这茗香和茶韵。
    一道茶,就是一种人生,每一个茶人其实都在修行属于自己的茶道,而所谓茶道,就是在我们都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对完美的温柔试探,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时间。笔者与茶友前去感受岭南茶文化的魅力,见证一片树叶的前世今生。
    一走进三楼书画厅,许多老茶人行走茶马古道时用过的马鞭、马甲等器具首先映入眼帘,这些沧桑斑驳的用具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时代,从茶的原产地、“茶”字的演变、茶叶的传播途径等展示了古代经贸文化交流的艰辛与伟大。接下来的茶荟真是精彩荟萃,展区里摆满了各种茶样及茶树的绿色活体植株,让人们能够直观地了解茶叶的分类、加工等特点,赋予了它生命力。再往前走,一个布置得犹如电影场景般的实景复原茶叶铺吸引了许多茶友的目光,纷纷驻足拍照留念,争当一回掌柜,也足见中国的茶文化绝非故弄玄虚、高不可攀,而是扎根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日常生活中,就像老舍笔下的茶馆,真可谓一样茶润百样人,一杯茶的工夫即可看遍众生相。
    茶彩展厅里,近三百件()珍稀藏品正无言地诉说着过去的事情,其中近50件系首次亮相。唐代白釉煮茶器及精品紫砂、宋代建窑黑釉兔毫盏、清代景德镇珊瑚红釉提梁茶壶……一件件瑰宝令人目不暇接。笔者最喜欢省博珍藏的一件清代朱漆菊瓣盖碗,做工精良,壁薄胎轻,握之若无物,堪为乾隆时期漆器工艺的最佳代表。
    “禅茶一味”——在许多人眼中,品茶已经从解渴上升为一种生活美学。每一样茶器、每一个茶种都有各自的故事和讲究。就像此次展出的唐朝白釉煮茶器,由茶碾、茶炉、茶釜及茶盏托组合而成。它直观地告诉了你唐人喝茶比较“重口味”——先从茶饼上掰下一块,用茶碾碾碎,放入茶炉煮,煮的时候还要放生姜、橘皮等,有点像今天的“煲汤”。宋朝流行“点茶”,文人们还流行“斗茶”。
    而作为功夫茶“四宝”之一的潮汕风炉造型朴拙,令有的观众回想起家人泡茶的乐事:“小时候给爷爷泡功夫茶当小助手,爷爷先给在离茶几不远处放置的小巧红泥炉的炉底引好火,将炉里添满油黑发亮的‘绞只’炭,再置上装有七八分水的砂锅,这时我便拾起旁边一把用鹅毛做的羽扇对着小炉口使劲地扇起来,只见一阵四溅的火星狂舞般过后,炉中的炭变得透红透红,炉心的红火升腾起蓝焰,不一会儿砂锅响了起来,水开了,爷爷乐呵呵地冲泡起茶来,茶香飘了满屋。”
    还不要忘了“吃”客家特色的擂茶。“八山一水一分田”,辛勤的客家人原来几乎都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一碗浓浓的擂茶则是对劳动人民最务实的犒赏。
    中国茶道融合了诸家精神气魄,以和、静、怡、真为“四谛”,静以养心,即使身处繁杂之中,只要手捧一杯清茶,在茶香缭绕之中沉静安心,便是一场时间驻留、道由心生的修行。
整理:中国当代佛教--禅宗

上一条新闻:茶倒七分满,剩下三分是人情下一条新闻:山茶味,炎黄魂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沪ICP备06053729号]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