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故事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 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热搜:禅宗文化  禅宗公案  禅宗祖庭  禅宗智慧

沩仰宗

当前位置 :首页 > 沩仰宗

《沩山警策文》讲记 第十讲 净戒法师

发布时间:2016-11-18 10:03:59 新闻来源:当代佛教

《沩山警策文》讲记

                                         ——第10讲

净戒法师  讲授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师利菩萨!

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殊胜菩提心。

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下,今天我们学习禅宗五宗之中的沩仰宗的祖师,沩山大圆禅师作的《沩山警策文》。禅宗是释迦牟尼佛拈花微笑传承下来的正法眼藏、涅\0妙心、实相无相的微妙法门。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我们今天能够值遇这样的圆顿法门,也是往昔世曾经种植了殊胜因缘才能够听到,所以请大家带着欢喜心、欣庆心来听闻这篇警策

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由达摩大师传过来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正法眼藏,微妙法门。这个法门传到中国,后来形成了五宗七派,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五宗之一的沩仰宗——沩山大圆灵佑禅师,以大慈悲留给我们的极为殊胜的警策文,叫《沩山警策文》。

《沩山警策文》,上一堂课讲到“宣说教诫”第四段的内容:利养坏道,今天接着讲。

这个教言,我们不要向外去观,而是对照自身、对照自心去观。这样祖师警策我们,才起到作用,否则拿到这个《警策文》就象拿用鞭子去抽别人一样,就错了。

祖师大德说:“不解忖思来处,谓言法尔合供。”面一句讲了一种过失。什么过失,就是在受用饮食和受用四事供养的时候没有去修观,这就是一种过失。面一句,也是一种过失,“谓言”就是比丘修行人、出家人的言论,这种言论是一种愚痴的言论。所以上一句,大师给我们指出,你在受用四事的时候,没有去修观这就是一种错误过失!下一句你又胡说八道愚痴的言论这也是一种过失。就是说我们由于没有观慧,就不懂得思维法。由于愚痴黑暗我们就产生了种种的世俗的庸流之见,变得无惭无愧,傲慢、懈怠、悭贪、贪求、妒嫉

文中说的“忖”就是计度;“思”就是筹量;“谓言”就是说话;“法尔”就是理之当然。我们在学因明时有四种理,其中有一种叫法尔理,又叫做法性理。水是湿的,火是热的,这是一种自然规律。这里他说,四事供养的时候我根本不去想它是怎么来的,怎么不容易,叫“不解”,就是不明白。作为一个比丘,一个出家人,别人给我们的供养,我们都要想,思施主的来之不易,好好去观想,生起一个感恩的心。同时要修观法的有些人认为,《沩山警策文》,我查一个古汉语词典我就明白了。这个不用人讲的,不用法师讲,更不需要大法师来讲,我都懂。其实《沩山警策文》这是三藏教里面教和宗,教是教下,宗是宗门教言浓缩的精华。又是沩山大师的大智慧海中,自己的胸襟中流出来的大悲心的教言,不容易的。

“不解忖思来处”,这是食与观。观什么呢?《大智度论》也好,戒律也好你得饮食的时候怎么观,你得衣服的时候怎么观等等,有一个观法。不仅想一想,施主不容易啊,生起一个感恩心。而且你观了要断愚痴、断邪见、断烦恼、断贪著的,我们有没有观呢?

这里说“合供”就是合该供养我,应当供养我,理所当然地要供养我。这里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就是,他应当供养我,我是比丘,我是大比丘。这两年我们出来,讲一点法,遇到一些尤其学过戒的比丘尼,她们对我们还是挺恭敬的,“弟子”怎么怎么,你们老人家是大比丘。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耳朵梢还是在发热,耳朵根子在发热。配不配这两个字呢?这是第一个,他应当供养我;第二个,我应当接受他的供养。他为什么不供养我呢?他应当供养我,给他培福报。我应当接受他的供养,我是比丘。

这里祖师说“来处”,就是开始想,这一钵饭来之不易。供养的施主是怎么得来这钵饭的?如果简单从种地的农民来讲,春、夏、秋、冬怎么忙碌的得到了这些东西,舍不得自己吃、舍不得孝敬父母、舍不得给妻子儿女吃。有一些居士想培培福报,就是父母也没有孝敬,儿女也克扣,自己也节俭,给了我们,种福田。我们道德如果不全的话,怎么能接受供养,即使你具有功德,还需要修观行,才能够消得了信施。

这里说“忖思来处”,在这个地方,其实可以是按照食存五观之中的第一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来想,凡是我们吃饭的时候,不管你是和僧众共同过堂,还是自己私下吃饭,都要做五观。准备吃饭的时候,要正知正念。“计功”计算做事的功劳、程序。按现在讲,它经过多少道工序,这个是有难度,不容易。在《大智度论》中就说:“思惟此食,因垦植、耘除、收获、舂磨、淘汰、炊煮而成,用功甚多。计一钵之食,农夫工人流汗合集,食少汗多,入咽变恶。我若贪心,当堕地狱,啖热铁丸,出为畜生,偿他夙债。” 什么意思呢?端着这碗饭就要想,这碗饭怎么来的,是垦植耕耘,“耕”是耕地、翻地,牛、骡子、马是怎么辛苦、农民是怎么辛苦种植;“耘除”就是除草开始收割。

这两天田野上收稻子。虽说现在机械化比较轻松,但我看一个大汉,掌着一个耕地的机器,全神贯注,用尽全身的力气,他们四个人,操作那样的一个机器很不容易的。当时我在阳台上,边走经行,边念念佛,轻轻松松的。 “舂磨”,怎么把这个壳去掉,然后再洗、煮,我们才能吃上饭

我现在还没有亲自去种,去收获。不像过去在禅宗道场要出坡,亲自种地的。看看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记载的,五几年维持真如寺是多么艰辛。当时,老百姓都说,真如寺的出家人,一个人顶得上几头牛的力量干活。一个出家人种五亩地,耕地什么全部都是这样的。听云居山的一些老师父讲,说那个时候坐香时间很短,师父们刚坐上,屁股还坐热呢,老和尚在外面就敲了,让干活去,很不容易。确实想到这些大德们,我们太惭愧了。虚云老和尚有个远见,所以后来有一次传戒,全国去了很多的出家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些出家人得不到戒了。

农夫要流多少汗才能够有这钵饭。龙树菩萨说,这一钵饭,饭少,流的汗多。就是说这一钵饭,农民要流几钵的汗。春种秋收,来之不易,而我们吃了,很快就把它消化了。如果我贪心,就会堕地狱,“啖热铁丸”。为什么吃热铁丸啊?饥吞铁丸。从地狱里出来,做了畜牲还要还债。过去那些牲畜耕地很辛苦的,有些现在机械化了,不用牲畜耕地了,不用耕地就用你的血肉来还。现在的牲畜基本都是被人吃了,更残酷。这就说明业越来越重。

这里说“不解忖思来处”,就根本没有修观。刚才修了观,一个是知施主的恩,第二个在修观的时候按照《大智度论》还有细的观。就是说,我们在吃的时候,想到口水是怎么分泌出来的,然后咀嚼,拌了吃进去,在胃里,跟胃液、胆汁等混在一块,就像一个混凝土放在卷扬机里搅搅搅,然后到小肠、大肠里面,最后排出来的是大便。这中间根本没有一个贪著的东西,要这样来修厌离心、修出离心。而且想,我吃饭目的是什么?为成道业,为了用功办道。按大乘来讲,我吃饭,我活下来就要利益众生,要度化众生,没有这样想是没修观,这已经不合格了,该做的不做,就不行了。本来没做到位,还在那胡说八道,说什么应当接受供养,应当吃,我们不吃他们哪里找得到福田,怎么培福呢?加上比丘就是福田。在《迦叶经》中佛就讲信施难消。当时有五百个比丘说,我们不能够精进,可能是消化不了信施、供养。他们害怕消不了信施,就请求佛陀说,我们还俗。一般人认为很糟的出家人才还俗。这部经典里文殊菩萨赞叹,说如果不能消信施的饮食,宁可在一天之中还俗一百次,也不应当用一天破戒的身体来接受信施。还俗一百次的过失是很大的,但比不上破戒之身受饮食。另外一部经典里释迦佛赞叹,佛告诉文殊菩萨,如果有修禅定获得解脱的,我开许他接受信施。《花\0论》中讲到,有戒、坐禅、诵经(诵经就是闻思)以及学人,无学道的人,这些人才能够接受信施

慈恩宗的窥基大师这样说,出家人比丘和比丘尼们,“不蚕衣,不田食,织女耕夫汗血力。为成道业施将来,道业未成争消得。”我们没有养蚕织布“不田食”,我们没有种地我们就有饭上一条新闻:沩仰宗祖庭--沩山密印寺 下一条新闻:《沩山警策文》讲记 第九讲 净戒法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沪ICP备06053729号]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