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故事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 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热搜:禅宗文化  禅宗公案  禅宗祖庭  禅宗智慧

法眼宗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眼宗

闻声悟道,见色明心的法眼宗风

发布时间:2016-11-18 10:09:22 新闻来源:当代佛教

  法眼宗是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文益禅师圆寂后,南唐中主李\0给以大法眼禅师的称号,后世遂称此宗为法眼宗。从五代中到北宋初约风行百年。虽不如临济云门那样轰轰烈烈,也不如曹洞那样久长绵远,但也有其特有的风格,和独到救弊之处,为当时及后来禅宗所尊崇。
  
  唐末五代,禅宗风行已久,佛教经教无人过问,除少数大师能禅教并行外,大多数僧人既不知禅、也不知教,只学了一些“盲棒瞎喝”的那类自己也不知其然的禅法。所以到了这时,那些有眼光的禅师感到有必要“重振教纲”,以救时弊,在当时功绩最大的就是法眼宗。从法眼文益禅师开始、经天台德韶、永明延寿三代,使消沉已久的华严、天台、唯识、净土各宗,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恢复。
  
  文益(885—958年)是青原下第八世,余杭人,姓鲁氏。七岁依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出家,于越州开元寺受具足戒后,到明州邹山育王寺从律师希觉学律,复旁探儒家典籍。既而玄机顿发,抛掉一切杂物,振锡南迈,抵福州参长庆禅师,无所契悟,乃同绍修、法进三人游方参学。
  
  路过漳州,值遇天雪,暂时住在城西的地藏院,因而参谒玄沙师备的法嗣罗汉桂琛,琛问师曰:“此行何往?”师曰:“行脚去。”琛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琛曰:“不知最亲切。”雪霁辞去,琛送出门,问曰:“上座寻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内?在心外?”师曰:”在心内。”琛曰:“行脚人着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师窘无以对,即放衣包,依琛席下求抉择。经一月余,每日呈见解,说道理。琛语言之曰:“佛法不凭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琛曰:“若论佛法,一切现成。”师于言下大悟。这就是说,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存在,心里有块石头,也是自然存在的,并不加重你的负担。
  
  后至临川崇寿院,开堂接众。
  
  生法师曰:”敲空作响,击木无声。”师忽闻斋橹声,谓侍者曰:“还闻么?适来若闻,如今不闻,如今若闻,适来不闻,会么?”
  
  师尝指竹问僧曰:“还见么?”曰:“见。”师曰:“竹来眼里?眼到竹边?”曰:“总不与么。”师笑曰:“死急作么。”因开井被沙塞泉眼,师曰:“泉眼不通,被沙碍,道眼不通,被什么碍”僧无对。师代曰:“被眼碍。”
  
  问:“如何是沙门所重处?”师曰:“若有纤毫所重,即不名沙门。”如则监院在师会中,却不曾参请入室。一日师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则云:“和尚岂不知,某甲于青林处,有个入头。”师云:“汝试为我举看。”则云:“某甲问如何是佛?”林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师云:”好语。恐尔错会,可更说看。”则云:“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觅佛。”师云:“监院果然错会了也。”则愤而起单渡江去。师云:“此人若回可救,若不回救不得也。”则到中路自思忖云,他是五百人善知识,岂可赚我耶?遂回再参。师云:“尔但问我,我为尔答。”如则便问:“如何是佛?”师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这段公案,久参者一举便知落处。法眼下谓之箭锋相拄,更不用五位君臣、四科简等,一句便见,当阳便透;若向句下寻思,卒摸索不着。
  
  师出世有五百众,此时佛法大兴,当时天台山德韶禅师,久依疏山,自谓得旨。乃集疏山平生文字,领众行脚。至师会下,不令他去入室参请,只令学人随众人室。
  
  一日法眼上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眼云:“是曹源一滴水。”僧惘然而退。师(天台德韶禅师)坐于侧,豁然开悟。后出世承嗣,有颂呈云:“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师印可日:“只这一颂,可继吾宗。”并告日:“子后有王侯敬重,吾不如汝。”后德韶果为吴越国师。(《五灯会元·卷十》)
  
  法眼宗毕竟是禅宗,其接人方法,有其特殊的方法,而且是独到之法。这就是其:“一句关”。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就在这个同语反复中,天台德韶禅师居然开悟了。其实在中国的语言艺术中,同语反复有其极大的好处和用处,孔夫子着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女划妇之道”,全是同语反复,却说出了社会和家庭伦理的真话。这个同语反复,往往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名实相合”的境界,这在逻辑上未必说得清楚,但在生活中则常常可以遇到。
  
  法眼禅师对他这个一句通关的”一句禅”运用的效果是极大的,再如:
  
  (慧超)谒师问云:“慧超咨启和尚,如何是佛?”师云:“汝是慧超”,超从此悟入。
  
  师问修山主:“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只作么生会?”修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师云:“恁么又争得。”修云:“和尚如何?”师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修便礼拜。
  
  僧问:“如何是第二月?师云:”森罗万象。“日:”如何是第一月?“师日:“万象森罗”。(均同上书)
  
  法眼禅师这种接人手法,后世也常运用,如宋代圆悟克勤禅师:
  
  成都府范县君……请示入道因缘,悟令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个什么。”久无所契,范泣告悟日:“和尚有何方便,令某易会。”悟日:“却有个方便”,遂令只看“是个什么?”范后有省,日:“元来恁么地近那。”(《五灯会元·卷十三》)
  
  当然,法眼禅师既为一方祖师,其接人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因为“对机接机”不可以一刀切。
  
  如有人间:“十二时中如何行履?”法眼禅师的回答既简洁又中肯,他说:“步步踏着。”
  
  行履在禅宗内一般都指修行达到某种程度后,或禅宗开悟后继续修行的专用术语。”步步踏着”,没有真知灼见是决说不出这么一句话来的。在生活和工作中尚且不能踏虚一步,一失足成千古恨,何况有着更为崇高的目的。但这脚步,应该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的心,又应该时时刻刻放在什么地方呢?
  
  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稳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言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
  
  法眼文益开法接众以来,门庭若市,四方参学之众不绝。法眼接人,有自己的方法,首先他深通儒家学说,在他的”法语”中,更显示了他对华严宗的熟悉和圆融,是唐代圭峰宗密禅师后的又一大家,如:
  
  大凡祖佛之宗、具理具事,事依理立,理假事明。理事相资,还同自足。若有事而无理,则滞泥不通;若有理而无事,则汗漫无归。欲其不二,贵有圆融。且如曹洞家风,则有偏有正,有明有暗。临济有主有宾,有体有用。然建化之不类,且血脉而相通,无一不该,举动皆集。又如法界观,只谈理事,断自色空-海性无边,摄在一毫之上;须弥至大,归藏一芥之中……不着他求,尽由心造,佛及众生,俱平等故-(《宗门十规论》)
  
  在这里,法眼已把华严宗旨和曹洞、临济的禅风融和而用了。在具体的运用中也如实发挥,如其在“颂华严六相”中说:
  
  华严六相义,同中还有异。异若异于同,全非诸佛意、诸佛意总别,何曾有侗异。男子身中入定时,女子身中不留意。不留意,绝名字,万象明明无理事,
  
  法眼禅师作《宗门十规论》,又注石头禅师的“参同契”,对后世禅宗规范都有所影响。他的禅教圆融思想在其弟子天台德韶禅师时,从日本迎回了大量在唐末失传的天台宗的典籍,为宋代天台宗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后来永明延寿禅师结合一批学者作长达百卷的《宗镜录》,如《禅林僧宝传》所说:
  
  延寿以一代时教流传此土,不见大全,而天台,贤首(华严)、慈思(唯识)性相三宗,又互相矛盾,乃为重阁,馆三宗知法比丘,更相涉难至波险处,以心宗要旨折衷之。因集方等秘经六十部,西天此土圣贤语三百家,以佐三宗之义为一百卷,号《宗镜录》,天下学者传颂焉:
  
  永明延寿不仅融合禅宗与天台、华严、唯识诸宗之说,还作《万善同归集》提倡“一心念佛”的净土宗,使净土和禅宗也搭上了关系。这对已经一统天下,又将统一人心的赵宋王朝无疑是欢迎的,对经教消沉已久的佛教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症施药,垂机顺利,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师前后三坐道场,朝夕演旨。时诸方丛林,咸遵风化,异域有慕其法者,涉远而至。师调机顺物,斥滞磨昏,皆应病与药,随根悟入者,不可胜纪。以周显德五年戊午(958)七月十七日示疾,李后主驾至慰问。闰月五日剃发沐身告众讫,跏趺而逝,颜貌如生。世寿七十有四,戒腊五十四。于江宁县丹阳起塔,谥大法眼禅师,塔曰无相。法嗣有德韶(吴越国师)、文遂、慧炬(高丽国师)等十三人,各化一方。有《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一卷及文益自撰《宗门十规定论》等行世。
  
  法眼宗在宋初极其隆盛,后即逐渐衰微,到宋代中期,法派遂绝,时间不过一百年。
  
  法眼禅师的《宗门十规论》,说四家宗风,其时尚无四家五家的名称,但已有门户主见。自宋以后,揭出五家宗名者,以契嵩的《传法正宗记》为开始。此外《人天眼目》、《普灯录》、《五灯会元》、《五家正宗赞》、《续传灯录夕、《会元续录》、《佛祖统纪》、《佛祖通载夕等书,亦说五家区别。
  
  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削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种种机缘,不尽详举。观其大概,法眼家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要见法眼么?人情尽处准留迹,家破徒教四壁空。(《人天眼目》)(作者:心累)

上一条新闻:法眼宗的教禅圆融观下一条新闻:南唐法眼宗的“法眼”禅修之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沪ICP备06053729号]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